据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最新数据,2022年度内 ,截至2022年3月6日,集合信托市场累计成立集合产品4742款,累计成立规模2285.98亿元。本周(2022年2月28日-2022年3月6日)集合信托成立市场维持稳定 ,产品成立数量下滑,成立规模小幅上升 。
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有318款集合信托产品成立 ,环比减少13.35%;成立规模96.86亿元,环比增加2.57%。本周集合信托成立规模较上周变化不大,但非标业务的增长较为明显 ,其中政信业务是非标业务增长的主要动力。
本周非标类集合信托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下滑 。本周成立非标类的集合信托产品平均年化收益率为6.88%,环比减少0.06个百分点;集合产品周平均期限为1.71年,与环比减少0.08年。
本周2年期以上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大幅下挫。据统计 ,本周1年期及以内产品平均预期收益率为6.53%,环比减少0.17个百分点;1-2年期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7.04%,环比减少0.01个百分点;2年期以上产品的平均预期收益率为5.98%,环比减少0.83个百分点 。2年期以上产品比重较小 ,受偶然性因素影响,平均收益率波动性较大。
据公开资料不完全统计,本周共有130款非标产品成立 ,环比增加10.96%;成立规模58.96亿元,环比增加60.00%。本周非标产品的成立规模大幅回升,源自于基础产业类信托产品的大幅增长 。目前房地产类信托依旧冷清 ,政信项目在政策利好的支撑下成为信托公司的展业重心。
从去年10月开始,不少信托公司政信类信托项目就供不应求。政信信托项目募集持续火热,备受投资人青睐 ,一些优质项目刚刚上线就预约满了 。
与此同时,2021年,信托行业风险事件频发 ,房地产企业违约是“暴雷”重灾区。房地产信托全年违约规模达917.11亿元,占总违约规模比达61.34%。房地产企业一片暴雷声中,信托行业同样受到波及。在“房住不炒 ”的政策定位下,监管部门对房地产行业的管控持续加码 ,融资条件也不断收紧,同时房地产企业违约事件频发,信托公司在房地产领域的资金投入将持续收紧 。
从用益金融信托研究院年的统计情况看 ,2021年政信产品中违约情况屈指可数,这主要得益于政信产品的还款来源多是地方财政拨款。基础产业信托中的政信类信托业务,其融资方和担保主体多为地方城投平台 ,承载着城市基础建设的任务,具有政府信用或优质企业信用背书。
伴随着房地产信托产品走弱,2021年政信类项目持续走红 ,2022年预计将会是集合信托市场上较为重要的稳健型投资产品种类 。只要地方财政压力不大,融资方负债率不高,基本不会发生违约情况 ,尤其是长三角及省会城市的政信信托产品,基本可以作为客户选择信托产品的首选。
来源:用益观察
股票开户可以买哪些股票:股票委托买入没成功怎么办-闻泰科技甩卖产品集成业务 半导体能否撑起未来?
股票行情app推荐:银行配资业务-记者蹲守“养生直播间”70余天:老年人这样被天价产品步步套牢
股票:期货公司保证金多少-又见通道业务被判担责!康力电梯二审胜诉,深陷“哈工大系”融资纠纷案的光大信托判赔40%
陕国投拟定增募资38亿元,业务模式变革引发中小信托公司资本金“饥渴”|界面新闻
配资:证券投资信托业务-创新药企即将进入扭亏为盈密集期!可T+0交易的港股创新药ETF(159567)现涨2.26%,早盘溢价交易频现
股票:信托公司参与股指期货交易业务指引-事关高校毕业生就业,中办、国办重磅发布20条意见
财经:股天下配资网-杰创智能Q1扣非净利润最高预增7,816%,自研产品规模提高有效提升利润率
炒股加杠杆啥意思:杠杆配资官网-中办、国办:建立健全职务科技成果赋权、转化和考核等机制 对转化形成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情况试行长周期考核
天行健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2025年4月7日,田中精机(300461.SZ)公告称,公司向控股子公司深圳市佑富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提供的借款本金合计9...
截至2025年4月8日10:25,中证全指公用事业指数(000995)强势上涨1.27%,成分股佛燃能源、长源电力、三峡...
经济转型和低利率时代的加速到来,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银行业发展模式和经营策略。银行业又该如何主动拥抱时代变革的浪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
市场波动,“国家队”出手维稳。4月7日至8日凌晨,中央汇金、中国诚通、中国国新、中国电科等相继宣布增持。中央汇金...
美东时间周一,美股大幅低开,道指跌2.82%,纳指跌3.91%,标普500指数跌3.16%。但随后由于有多家美媒...
继“国家队”之后,地方国资平台也纷纷发声。4月8日,上海三大国资平台均发文称,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其中...
2025年4月8日,中国资本市场迎来多维度“信心提振信号”。以招商基金、博时基金、鹏扬基金为代表的头部公募机构率先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