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闫桂花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市场经济研究所原所长王微日前表示,服务消费在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过程中大有可为 ,建议更大力度地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通过改革以及完善服务业监管等标准政策,加快服务消费发展。
在4月13日举行的中国人民大学深圳社会科学沙龙第44期活动上 ,王微表示,未来中国最终消费需求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和拉动作用将逐步达到60%以上,其中更多将源于服务消费的增长 。对比发达国家所处的相同发达阶段来看 ,预计未来十年我国服务消费将以年均9%的速度增长,占整个消费的比重将从目前的47%提升至60%。
王微提到,最近两年服务消费增长较快,其中2023年增速高达20% ,超过全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10个百分点;2024年,服务消费增速为6.2%,高于全部社零增速2.7个百分点。今年前两个月 ,服务零售额增速继续领先于社零总额的增长 。
她进一步指出,在总额增长的同时,服务消费中有很多新的内容正在“加快成长” , 特别是出行 、度假、文化娱乐、体育 、健康,其在整个服务消费中的占比在迅速增加。
王微表示,从长期来看 ,中国社会转型的趋势和变化也将为消费尤其是服务消费,带来可观的发展空间。
首先是不断扩大的中等收入群体 。据她测算,如果中等收入群体占比上升到50% ,那么他们对整个消费的贡献比重将从现在的将近50%增加到70%。
其次是人口结构的变化。尽管人口数量增长的红利在逐步消退,但人口结构在变化,消费需求在快速分化中也会形成新的需求和增长的动力。以家庭结构的小型化为例,王微提到 ,2020年开展的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一人户 ”和“两人户”家庭占比已接近40%,随着家庭服务功能的弱化 ,这些群体对社会服务需求的增长在快速增长,一些新兴的服务小家庭的服务业也将得到快速发展 。比如,现在很多年轻人出门吃饭有“饭搭子” ,旅游有“旅游搭子 ”;以宠物为主的陪伴经济和最近讨论非常热烈的老龄化经济等,相关需求都在迅速萌生。
第三,城市化的推进也会为消费带来新的增量。目前中国的城市化已经超过63% ,未来可能还有大概10个点左右的增长空间 。根据王微的测算,1亿农民成为农民工,可能会对消费需求的增长贡献3个百分点;若能解决好户籍和社会保障政策 ,即解决“半拉子城镇化”问题,让农民工真正成为新市民,那么对消费带来的贡献将达到5个百分点。目前,中国城市中没有转化为新市民的农民工约有3亿-4亿人。
此外 ,未来大型中心城市与周边城市所形成的城市群体,也将成为巨大的消费市场,其中中心城市将引领中高消费和中高端消费升级 ,对接全球消费市场的枢纽 。
与此同时,王微指出,服务消费仍面临一些短板和障碍。比如 ,在供给方面,中高端品质的服务消费存在供给不足或供求不匹配的问题;还有很多制度性因素需要破解,比如大量民营企业无法落实带薪休假制度 ,以及限购、限贷、限价 、限行等行政干预政策也在抑制服务消费。
她说,面对这些问题,政府正在积极推进一些改革措施 ,包括降低居民税负、推进制度改革、优化假期安排等 。接下来,她建议更大力度推动服务业对外开放,以及完善服务业监管标准,包括住房、教育 、医疗、金融等方面保护消费者的法律法规 ,通过更好地提升服务业的发展水平,吸引全世界的高水平服务,为提升中国老百姓的生活质量做出贡献。
股票:证券公司开户有哪些手续-工商银行:对接上市公司股票回购增持等资金需求近500亿元
股票手机开户哪家证券公司好:a股优质资产有哪些股票-哪吒IP长尾效应延续 光线传媒股价踩上“风火轮” 情绪消费点燃文创产业?
热点:证券公司开户能干嘛-民生银行: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超7%
股票:开户配资炒股-二季度扩内需政策有望加码,涉及消费、楼市和中小企业
股票在哪个证券公司开户更好:亳州股票配资-低空无人机适航认证如何加速?业界建议分级分类 采取大众化管理
热点:股票在线配资查询-专家建议适当调高东部省份债务额度,更好发挥经济大省挑大梁的作用
天行健配资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
2025年4月7日,田中精机(300461.SZ)公告称,公司向控股子公司深圳市佑富智能装备有限公司提供的借款本金合计9...
截至2025年4月8日10:25,中证全指公用事业指数(000995)强势上涨1.27%,成分股佛燃能源、长源电力、三峡...
经济转型和低利率时代的加速到来,很大程度上改变了银行业发展模式和经营策略。银行业又该如何主动拥抱时代变革的浪潮?...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全国两会精神,深入学习领会“稳住楼市股市,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和外部...
市场波动,“国家队”出手维稳。4月7日至8日凌晨,中央汇金、中国诚通、中国国新、中国电科等相继宣布增持。中央汇金...
美东时间周一,美股大幅低开,道指跌2.82%,纳指跌3.91%,标普500指数跌3.16%。但随后由于有多家美媒...
继“国家队”之后,地方国资平台也纷纷发声。4月8日,上海三大国资平台均发文称,坚定看好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前景。其中...
2025年4月8日,中国资本市场迎来多维度“信心提振信号”。以招商基金、博时基金、鹏扬基金为代表的头部公募机构率先行动,...